刺绣课程

作者:实训处主任  责编:实训处主任  来源: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发布时间:2025-04-01

《刺绣》课程标准

一、教学课程性质

刺绣属于传统的手工艺,本课程强调学生在理解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刺绣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

二、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刺绣的发展历史,熟悉普通刺绣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同时掌握刺绣的基本表现手法和针法的使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提高美术修养。该课程主要是在学生感受、欣赏、实践、领会、掌握的过程中来完成对刺绣文化的传承,从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河南地域文化,并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达到就业创收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培训学校一批刺绣实训学生。指导学生在中国刺绣文化的熏陶下进行刺绣实践活动。宣传并传承河南地域特色文化。

2.聘请民间刺绣名家进行专业指导,对学生进行定期培训。

3.使学生掌握刺绣的相关知识,了解刺绣的一般手工过程,掌握刺绣创作技法。提高刺绣加工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培养和造就大批懂技术、能示范的刺绣能手,为推动河南刺绣产业加快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4.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获得对刺绣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四、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刺绣概述、源流、流派、历代刺绣、民间刺绣、发展,现代机绣与手工刺绣的区别,特点和种类,教授花色设计与具体针法,刺绣的基本表现手法和针法的使用。

2.熟悉刺绣材料,绣花针、线、剪刀、布料、圆绷。绣花针的拿握姿势、剪刀的巧用、圆绷的使用和调节松紧的方法。了解刺绣作品的基本形成过程。

3.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刺绣展览,校外各种比赛。

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序号

课程

课程内容

学时

(一)

刺绣产业发展情况

国内外刺绣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8

(二)

刺绣的起源和历史沿革、刺绣文化与民俗

汉魏、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刺绣;近当代的刺绣等。刺绣与服饰;刺绣与民俗。

8

(三)

刺绣工艺

刺绣材料;刺绣工序;民间刺绣样式。

8

(四)

刺绣针法

包括平绣、条纹绣、点绣、编结绣、挑绣、补绣、辅助绣等。

8

(五)

刺绣艺术与审美

刺绣艺术特点、刺绣鉴赏、刺绣精品的鉴赏与收藏。

8

(六)

传统刺绣平绣基础针法

学会平针刺绣基本针法,能够设计简单图案。

8






合 计


五、评价和考核

1.评价目的

通过教学评价,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水平和行为转变,考核教师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2.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公平、公正;激励学生进步,教学方法的创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其中全面评价要求对学生从知、信、行三个维度予以评价,要求既评价学生的学又评价教师的教。尤其重视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3.评价方式

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实践单位的相关人员。

评价学生的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学习成果鉴定、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收获和进步的总结、学生之间的互评等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包括听取学生反映、教师自我反思、征求其他教师意见、教学督导评价等方式。

4.评价标准

学生“学”的评价,分为认知评价、情感信念评价、行为表现评价。认知评价主要包括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了解”指知道有关的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或再现;“理解”指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较全面、较深入地把握。情感信念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技艺变化情况,正确情感观念的体验和内化情况,以引导学生积极进步。

教师“教”的评价,包括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过程的驾驭,以及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


版权所有: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豫ICP备11016641号-3

招生电话:0371-66296595 13253399886 校办电话:0371-66968309

学校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同庆里59号|郑州市管城区航海路豫英路1号 邮编:450000 旧版网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