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面塑》是面向学校民间传统工艺、艺术设计与制作、工艺美术、绘画、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技能必修课。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成为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已成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部份,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它作为我国民间美术中一个古老的品种,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造型与色彩之美,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使学生了解面塑,喜爱面塑,从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序号 | 课程内容 | 学时 |
课程介绍 | 2 | |
(一) | 面塑基本知识 | 6 |
(二) | 面塑技法学习 | 6 |
(三) | 面塑练习 | 6 |
(四) | 面塑创作 | 6 |
(五) | 面塑知识延伸 | 6 |
复习考试 | 2 | |
机 动 | 2 | |
合 计 | 36 |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面塑,喜爱面塑,从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要求
认知:学会面塑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创作面塑作品
(三)教学内容
1.熟悉面塑技法
2.练习捏制
3.调整
根据所做作品,进一步调整,完善作品的美观度。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一)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增强民族自信。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强面塑教学。
(二)教学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塑教学。
(三)活动建议
课堂教学要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要充分利用课时计划中安排的教学辅助活动学时和其他实践活动时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
(四)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教师应根据教学标准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大力提倡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适当运用挂图、投影、录音、录像等教具开展教学。
2.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各地中职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实用;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
(五)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2—36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32学时,复习考试2学时,机动2学时。
序号 | 课程内容 | 学时 |
课程介绍 | 2 | |
(一) | 面塑基础 | 6 |
(二) | 面塑基本技法 | 6 |
(三) | 面塑训练 | 6 |
(四) | 面塑创作 | 6 |
(五) | 面塑延伸 | 6 |
复习考试 | 2 | |
机 动 | 2 | |
合 计 | 36 |
五、评价和考核
(一)评价目的
通过教学评价,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水平和行为转变,考核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二)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公正;激励学生进步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其中的全面评价,要求对学生从知、信、行三个维度予以评价,要求既评价学生的学又评价教师的教。其中,尤其重视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评价方式
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实践单位的相关人员。
评价学生的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学习成果鉴定、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收获和进步的总结、学生之间的互评等方式。
评价教师的教,包括听取学生反映、教师自我反思、征求其他教师意见、教学督导评价等方式。
(四)评价标准
学生“学”的评价,分为认知评价、情感信念评价、行为表现评价。
认知评价主要包括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了解”指知道有关的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或再现;“理解”指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较全面、较深入地把握。
情感信念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技艺变化情况,正确情感观念的体验和内化情况,以引导学生积极进步。
教师“教”的评价,包括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过程的驾驭,以及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
版权所有: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豫ICP备11016641号-3
招生电话:0371-66296595 13253399886 校办电话:0371-66968309
学校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同庆里59号|郑州市管城区航海路豫英路1号 邮编:450000 旧版网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