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青少年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
中学时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据我国有关部门调查,约有1/5的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近年来,中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导致违法、甚至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方面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1、学习压力大。学校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紧张状态中,致使他们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
2、厌学是目前学习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可以说“厌学心理”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考试上,就出现考试焦虑。
(二)人际关系方面
1、与老师的关系不和谐产生对抗心理。在中学时期,老师仍然是学生心目中的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如果老师对学生缺乏理解、缺乏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就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影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
2、同学间的关系不够融洽。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学习任务越来越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同学之间缺少了交流和沟通。于是同学之间就会产生隔膜,甚至关系紧张,缺乏应有的同窗情。
3、与父母的关系不够亲密。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能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 而专制式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会造成这样的家庭中的学生孤僻、专横的性格。加上“单亲”家庭等问题的存在,使他们认为父母给自己带来或制造了痛苦,并因此憎恨父母、家庭。
(三)、青春期方面
1、自卑情绪严重
青少年时期处于由幼稚的童年期向成熟的成年期过渡的阶段,认知特点是理想化的成分多、现实性的成分少,正如“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旦将他们的主观想象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时,他们会惊讶地发现,理想是如此的脆弱。天真想象的破灭,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有自卑倾向的人就会难以忍受,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无能,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使自卑的心理深入内心。
导致中学生形成自卑的直接因素有:成绩落后、交往受挫、生理原因、家庭背景等因素。
2、逆反心理普遍
中学生在许多问题上都对家长和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可是,他们的潜意识里却将自己看作是成人,迫切要求独立。但在家长和教师的眼里,他们还是个孩子,还很幼稚,于是喜欢过多地干涉他们的生活。
另外,中国传统 “师道尊严”、“父为子纲”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很深。于是许多家长和教师无论自己的观点正确与否,都要求中学生接受,这就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感。于是,部分中学生就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家长和老师的观点无论对错一律拒绝,以免他们干涉自己的生活,这样就形成了较强的逆反心理。
3、早恋
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这种未成年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从而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要求自身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开展广泛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便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确指导学生。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情绪反复、行为多变是这一阶段的特点,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又要批评,但方法要恰当;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
(三)、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学校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
(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可以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就业指导等。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五)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我们不能够等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才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样就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我们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好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六)、利用网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技术的采用将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随着中小学校园网的普及,利用网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称赞。
网络的突出优势便是交互性,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正是交互性这一特点最突出的体现。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最能体现师生情感交互、最能体现教师和学生交互个性的。抓住网络“交互”,让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非面对面地进行“聊天”交谈,建立了“心灵港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针对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问题,教会孩子去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心理健康咨询进入网络是青少年与他人沟通的良好途径,能帮助青少年学习和使用有关的心理与教育理论进行自我教育,在相互了解中加快成熟的步伐。同时,还可以改变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时代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网络既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又能成为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有力支持和重要补充。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个发展中的个体来看待,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鼓励他们开创新的生活,致力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让心理健康教育步入科学性、个性化、普及化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沃建中主编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 科学出版社
[2]张承芬 孙维胜主编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警官教育出版社
[3]黄希庭主编 《心理学导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4]宁鸿彬主编 《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教育科学出版社
[5]张世富主编《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版权所有: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豫ICP备11016641号-3
招生电话:0371-66296595 13253399886 校办电话:0371-66968309
学校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同庆里59号|郑州市管城区航海路豫英路1号 邮编:450000 旧版网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